爐火心箋(清傅金銓編)

《炉火心笺》是清代傅金铨(注意:非“傅金銓”)编撰的一部养生类中医文献,以下是对该书的详细介绍:

一、基本信息

  • 书名:《炉火心笺》
  • 作者:傅金铨
  • 成书年代: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
  • 所属系列:《抄本炼丹书四种》之一

二、内容概述

《炉火心笺》全书不分卷,详细阐述了炼丹过程的各个环节,包括选铅、选砂、池鼎制度、配合斤两、阳池采炼、灰缸养火、庶母传神、过关超脱、生熟接制等。这些内容主要记录了修炼内丹、如何养生保健、炼丹制剂以及各种丹药的制作工序、制作配料和火候等具体方式。

三、特点与价值

  1. 记录全面:《炉火心笺》作为一本养生类书籍,记录的内容十分全面,详述了炼丹的各个环节和步骤,为读者提供了详细的炼丹指南。
  2. 历史价值:该书在中外化学史上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是研究古代炼丹术的重要文献之一。
  3. 学术价值:对于研究古代道教、养生学、化学史等领域的学者来说,《炉火心笺》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四、版本与流传

  • 现存版本主要见于《炼丹书四种》之中,是海内罕见的孤本外丹秘笈。
  • 该书在流传过程中可能经历了多次抄写和刊刻,但核心内容得以保存下来,为后人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综上所述,《炉火心笺》是清代傅金铨编撰的一部重要的养生类中医文献,详细记录了炼丹的各个环节和步骤,具有记录全面、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等特点。

 

魯班經.新鐫工師雕斲正式魯班木經匠家鏡.清午榮彙編.清刊本

《鲁班经·新镌工师雕斲正式鲁班木经匠家镜》,由明代的午荣汇编,清刊本,是一部具有独特风格的古籍,它不仅论述了建筑风水方面的内容,还详细阐述了建筑结构技巧与艺术。以下是对该书的详细解析:

一、书籍背景与作者

  • 书名:《鲁班经·新镌工师雕斲正式鲁班木经匠家镜》
  • 汇编者:午荣(明代)
  • 版本:清刊本

二、书籍内容与特点

  1. 建筑风水:书中详细探讨了建筑风水方面的内容,古人认为建筑中常用的材料与建筑的位置、尺寸与吉凶紧密相联,书中对此有详细的论述。
  2. 建筑结构技巧与艺术:该书也是一部论述建筑结构技巧与艺术的书,书中附有大量插图,描绘了我国古代各种建筑物和家具图样,使读者能够直观地了解古代建筑和家具的具体模样。
  3. 其他内容:除了建筑和家具,该书还介绍了古人是如何选择吉日和古代禳解各种灾难等的方法,以及行帮的规矩、制度以至仪式,建造房舍的工序,鲁班真尺的运用等。

三、书籍价值与影响

  1. 历史价值:该书作为明代民间工匠的业务用书,对了解古代建筑技术、家具制作以及民间信仰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2. 艺术价值:书中插图线条流畅,人物姿态生动,画面精美,不仅展现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也体现了古代艺术的独特魅力。
  3. 文化价值:该书所蕴含的古代建筑文化、风水文化以及民间信仰等,对于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四、现代意义与传承

  1. 文化传承:该书作为古代建筑文化的瑰宝,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学术研究:该书对于建筑史、家具史以及文化史等领域的学术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3. 现代应用:虽然书中的部分内容和观点在现代看来可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其所蕴含的古代智慧和经验仍然对于现代建筑和家具设计等领域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综上所述,《鲁班经·新镌工师雕斲正式鲁班木经匠家镜》是一部具有独特风格和重要价值的古籍,它不仅展现了古代建筑和家具的精湛技艺和艺术魅力,也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

陸西星研究兩題.龔敏博士著.香港大學饒宗頣學術館.2008

陸西星研究兩題.龔敏博士著.香港大學饒宗頣學術館.2008

关于《陸西星研究兩題》这本书,以下是根据您提供的信息以及我所了解的知识给出的详细解答:

一、书籍基本信息

  • 书名:陸西星研究兩題
  • 作者:龚敏博士
  • 出版机构: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
  • 出版时间并非2008年,而是2010年(根据敦煌研究院图书馆的信息)

二、书籍内容概述

《陸西星研究兩題》是龚敏博士在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所发表的学术论文或报告系列中的一部。该书针对明代道教内丹家陆西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可能涵盖了陆西星的生平、思想、著作等多个方面。由于我无法直接获取到书籍的详细内容,因此无法给出具体的章节或观点分析。

三、作者及出版机构简介

  • 作者龚敏:作为本书的作者,龚敏博士在道教研究领域有着一定的造诣。然而,关于龚敏博士的更多个人信息和学术背景,我未能找到详细的资料。
  • 出版机构: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是一个致力于学术研究、文化交流的重要机构。它收藏了大量珍贵的文献资料,并为学者提供了良好的研究环境。饶宗颐教授作为国际知名的汉学家、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其学术成就和影响力深远,因此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在学术界也具有较高的声誉。

四、书籍的获取与阅读

如果您对《陸西星研究兩題》这本书感兴趣,可以尝试通过以下途径获取并阅读:

  • 图书馆借阅:您可以前往当地图书馆或相关学术机构的图书馆进行借阅。在借阅前,建议通过图书馆的目录系统查询该书是否可用以及具体的借阅规则。
  • 在线购买:您也可以尝试通过在线书店或电商平台购买该书。在购买前,请确保您所购买的版本是正版且符合您的阅读需求。
  • 学术资源平台:部分学术资源平台可能提供了该书的电子版或摘要等免费资源。您可以尝试通过学术搜索引擎或数据库进行查找。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该书出版时间较早且可能属于专业领域的研究著作,因此在获取和阅读时可能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建议您在阅读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和规划,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吸收书中的内容。

鹿門子.兩同書.讒書.草木子.豢龍子.含玄子.物理小識.激書.續百子全書第20-22冊

鹿門子.兩同書.讒書.草木子.豢龍子.含玄子.物理小識.激書.續百子全書第20-22冊点此下载http://www.homeinmists.com/others969.rar

针对您提到的这些古籍,以下是对它们的简要介绍和分析:

鹿門子

  • 概述:鹿門子可能是某部古籍的作者或作品名,但具体信息不详。在可获取的资料中,鹿門子与其他五位作者的作品被商务印书馆在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六月出版,题为《鹿门子及其他五种》,主要涉及道德修养和箴言等主题。

兩同書

  • 概述:对于“兩同書”,我未能找到具体的古籍信息。可能是某部古代著作的别称或误写,需要进一步查证。

讒書

  • 概述:“讒書”同样未能找到具体的古籍信息。在古代,“讒”通常指诽谤或诬陷的言辞,因此“讒書”可能指某种具有诽谤或诬陷内容的书籍,但具体信息需进一步查证。

草木子

  • 作者:叶子奇
  • 概述:《草木子》是叶子奇在元朝末年所著的笔记小说集,涉及天文星躔、律历推步、时政得失、兵荒灾乱以及自然界的现象、动植物的形态等多个方面。叶子奇与刘基、宋濓同为浙西有名的学者,但未能受到明太祖朱元璋的重视,只做了小官。后因事下狱,本书是他在狱中随时所写的笔记,到出狱后才完成。原稿分二十二篇,到正德十一年(1516年)其裔孙叶溥刊行时,改并为八篇,分四卷。

豢龍子

  • 概述:“豢龍子”可能是某部古籍的别称或误写。在古代,“豢龍”通常指饲养龙或养龙的人,但“豢龍子”作为古籍名并未在常见古籍目录中出现,需要进一步查证。

含玄子

  • 作者:赵枢生
  • 概述:《含玄子》是明朝赵枢生所著的古籍,共十二卷。该书仿《庄子》体例,分为内篇、外篇和馀篇。内篇主要讲述习静养生、修仙修佛之说;外篇多言历代帝王之事,间及饮食植物之类;馀篇则主要发明五经,但多有剿袭和穿凿之处。

物理小識

  • 概述:对于“物理小識”,我未能找到具体的古籍信息。可能是某部古代科学或物理学方面的著作,但具体信息需进一步查证。

激書

  • 概述:“激書”同样未能找到具体的古籍信息。可能是某部古代著作的别称或误写,也可能是指某种具有激昂或激励性质的书籍,但具体信息需进一步查证。

續百子全書第20-22冊

  • 概述:《續百子全書》是一部大型古籍丛书,收录了多部古代子部著作。但关于第20-22册的具体内容,我未能找到详细的目录或信息。这些册数可能包含了多种不同的子部著作,具体需要查阅《續百子全書》的完整目录或相关古籍目录来确认。

综上所述,对于您提到的这些古籍,部分能够找到具体的作者和概述信息,但部分则因信息不足或名称不准确而难以确定其具体内容。如需更详细的信息,建议查阅相关古籍目录、图书馆资源或专业古籍研究机构。

祿神文化.沈泓編.北京.中國物資出版社.2012

祿神文化.沈泓編.北京.中國物資出版社.2012点此下载

《祿神文化》是由沈泓编著,于2012年由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出版的书籍。以下是对该书的详细介绍:

一、基本信息

  • 书名:《祿神文化》
  • 作者:沈泓
  • 出版社:中国物资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2年(具体月份可能为2月,但不同来源略有差异,不影响主要信息)
  • ISBN:7504741310, 9787504741318(ISBN是用于识别图书等文献的国际标准书号)
  • 开本:16开
  • 页数:211页
  • 定价:39.80元

二、内容概述

《祿神文化》是中国民间年画诸神文化丛书中的一部,该书对各种有关禄神的说法进行了追踪溯源,对禄神的来源、功能、传说、演变历史、民俗意味和民间图画分别予以解析、探究和描述,对中国传统的禄文化进行了深入的透视。书中详细介绍了禄神魁星、文昌帝君、员外郎、孟昶、张天师等不同的禄神形象,以及与之相关的年画和民间故事。

三、作者介绍

沈泓,湖北江陵人,毕业于武汉大学新闻系,系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作协会员。他在海内外200多家报刊发表作品1000多万字,出版有多部个人专著,包括《收藏》、《深圳闲人》等长篇小说,《沈泓婚恋书系》5部、《寻找逝去的年画》丛书7部、《中国濒危年画寻踪》丛书13部、《中国民俗文化》丛书8部、《中国民俗文化探幽》丛书3部、《品年画读经典》丛书4部、《钱币收藏与投资》丛书4部、《艺术品鉴赏与收藏》丛书15部等。

四、价值与意义

  • 文化价值:《祿神文化》通过对禄神的深入研究和介绍,让读者对中国传统的禄文化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学术价值:该书为学术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参考,对于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民间信仰和年画艺术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 实用价值:书中的内容不仅具有学术性,还具有一定的实用性。读者可以通过阅读该书,了解禄神的传说和故事,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来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和修养。

综上所述,《祿神文化》是一部具有较高文化价值和学术价值的书籍,对于了解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民间信仰和年画艺术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錄異記八卷.前蜀杜光庭撰.明崇禎汲古閣刊.明沈士龍胡震亨輯秘冊彙函本

錄異記八卷.前蜀杜光庭撰.明崇禎汲古閣刊.明沈士龍胡震亨輯秘冊彙函本点此下载

关于《錄異記八卷》的相关信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基本信息

  • 书名:《錄異記八卷》
  • 作者:前蜀杜光庭
  • 版本:明崇祯汲古阁刊本,由明沈士龙、胡震亨輯入《秘冊彙函》

二、内容概述

《錄異記》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神仙集,原本著录为十卷,但现残存八卷。书中包含了诸如《鬼谷先生》等百余篇与神仙相关的故事。这些故事多涉及道教的神仙信仰和传说,反映了古代人们对神秘力量的向往和探索。

三、版本与流传

  • 明崇祯汲古阁刊本:此版本为明代崇祯年间汲古阁所刊刻,具有较高的版本价值和收藏价值。汲古阁是当时著名的刻书机构,所刻书籍质量上乘,流传甚广。
  • 《秘冊彙函》本:由明沈士龙、胡震亨輯入《秘冊彙函》中,使得《錄異記》得以更为广泛地流传和保存。

四、价值与意义

  • 文学价值:《錄異記》作为一部神仙集,其文学价值在于其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叙述方式,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 历史价值:书中记载的神仙传说和道教信仰,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文化风貌和人们的精神世界,对于研究古代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 版本学价值:明崇祯汲古阁刊本和《秘冊彙函》本的流传,为版本学和文献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综上所述,《錄異記八卷》作为一部具有文学、历史和版本学价值的古籍,其明崇祯汲古阁刊本和《秘冊彙函》本的流传和保存,对于后世的研究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羅浮道教史略.賴保榮編著.廣州.花城出版社.2010

羅浮道教史略.賴保榮編著.廣州.花城出版社.2010点此下载

《罗浮道教史略》是一本由赖保荣编著的书籍,于2010年由广州的花城出版社出版。以下是对该书的详细介绍:

一、基本信息

  • 书名:《罗浮道教史略》
  • 作者:赖保荣
  •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0年
  • ISBN:9787536061149
  • 定价:26元
  • 开本:16开

二、书籍内容

  • 该书对罗浮道教两千年来的历史进行了详细的史料性梳理。
  • 书中涵盖了罗浮道教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兴盛、传播、延续以及复兴等各个方面。
  • 赖保荣通过深入研究,将罗浮道教的脉络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为读者了解和研究罗浮道教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三、书籍特点

  • 史料丰富:该书引用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和资料,对罗浮道教的历史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梳理。
  • 脉络清晰:作者通过合理的篇章结构和详细的内容安排,将罗浮道教的发展历程清晰地呈现出来。
  • 学术性强:该书不仅是一部关于罗浮道教的史料性著作,还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对于研究道教文化、历史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四、作者介绍

  • 赖保荣是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广东道教协会会长、广东省政协常委,同时也是罗浮山冲虚观的主持。他在道教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该书的编写提供了坚实的学术基础和实践支持。

五、书籍评价

  • 《罗浮道教史略》是一部关于罗浮道教历史的权威性著作,对于了解和研究罗浮道教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该书在学术界和道教界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好评,被认为是研究罗浮道教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

综上所述,《罗浮道教史略》是一部关于罗浮道教历史的宝贵资料,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参考价值。如果你对罗浮道教感兴趣,或者需要了解和研究道教文化、历史等方面,这本书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羅浮山文化旅遊 中國道教第七洞天.葉春生主編.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5

羅浮山文化旅遊 中國道教第七洞天.葉春生主編.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5点此下载

《罗浮山文化旅游:中国道教第七洞天》是一本由叶春生主编的书籍,于2005年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以下是对该书的详细介绍:

一、基本信息

  • 书名:《罗浮山文化旅游:中国道教第七洞天》
  • 主编:叶春生
  • 出版社: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5年

二、书籍内容

  • 该书详细介绍了罗浮山的自然风光、宗教文化以及相关的旅游资讯。
  • 罗浮山被誉为中国道教十大洞天中的第七洞天,具有重要的道教文化背景。书中详细阐述了罗浮山的道教历史、道观建筑、道教人物以及道教活动等方面的内容。
  • 此外,该书还介绍了罗浮山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以及相关的旅游路线和景点信息,为读者提供了全面的旅游指南。

三、书籍价值

  • 作为一本关于罗浮山文化旅游的书籍,该书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旅游信息和文化背景,有助于游客更好地了解和欣赏罗浮山的魅力。
  • 同时,该书也对于研究罗浮山的历史、文化以及道教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四、罗浮山简介

  • 罗浮山位于广东省博罗县,是中国十大名山之一,素有岭南第一山之称。
  • 罗浮山不仅是道教名山,被誉为道教十大洞天中的第七洞天,还是重要的风景名胜区,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 罗浮山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包括冲虚古观、酥醪观、飞云顶、黄龙观等著名景点。

五、总结

《罗浮山文化旅游:中国道教第七洞天》是一本全面介绍罗浮山自然风光、宗教文化和旅游资讯的书籍。该书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旅游信息和文化背景,还对于研究罗浮山的历史、文化以及道教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如果你对罗浮山感兴趣,这本书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羅浮山誌十四卷.(明)王希文撰.天一閣藏明嘉靖三十七年刻本

羅浮山誌十四卷.(明)王希文撰.天一閣藏明嘉靖三十七年刻本点此下载

关于《羅浮山誌十四卷》的明代版本及其天一阁藏本,以下是根据现有资料整理的相关信息:

一、基本信息

  • 书名:《羅浮山誌十四卷》
  • 作者:(明)王希文(与梁憶旧共同修订,但主要撰写者可能存疑,因有资料表明为梁憶旧稿,王希文重修)
  • 版本:天一阁藏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刻本
  • 藏书地点:天一阁

二、版本及藏书详情

  • 版本说明:该版本为嘉靖刻本,半叶十行,行二十字,白口,单黑尾,四周单边,卷首钤有“范氏天一阁藏书”朱文方印,是海内孤本。
  • 天一阁:天一阁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之一,位于浙江宁波,由明代范钦始建于嘉靖年间。该藏书楼以其丰富的藏书和独特的建筑风格而闻名于世。

三、书籍内容

  • 《羅浮山誌十四卷》详细记载了罗浮山的地理、历史、人文等方面的信息,是研究罗浮山及其周边地区的重要历史文献。
  • 该书内容可能包括罗浮山的总论、寺观、神仙、物产、游记、诗文等多个方面,为后人了解和研究罗浮山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四、价值意义

  • 作为明代的重要地理志书,《羅浮山誌十四卷》不仅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还对于研究明代地理、文化、宗教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 该书的孤本藏于天一阁,更是凸显了其珍贵性和独特性。

五、注意事项

  • 关于该书的作者,存在不同的说法。有资料表明该书为梁憶旧稿,而王希文进行了重修。因此,在引用或研究该书时,需要仔细核对相关资料,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
  • 由于该书为古籍,且为孤本藏于天一阁,因此在查阅或研究时需要遵守相关的规定和程序,以确保书籍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羅浮山誌十四卷》是明代的重要地理志书,天一阁藏本更是珍贵无比。该书对于研究罗浮山及其周边地区的历史、文化、宗教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是研究者和学者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料。

羅傘濟世 馬仙研究文集.黃永鋒主編.張永宏副主編.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4

点此下载

《罗伞济世:马仙研究文集》是一本由黄永锋主编、张永宏副主编的书籍,该书于2014年由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这本书主要收录了关于马仙的研究论文,涉及马仙的生平事迹、成仙历程、思想智慧、信仰形态、社会影响等多个方面。通过这本文集,可以深入了解马仙信仰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以及其在浙江、福建等地的广泛流行和影响。

请注意,我无法提供关于该书的详细评价或评论,因为这需要具体的阅读内容和个人见解。如果您对这本书有进一步的了解需求,建议您直接查阅相关资料或联系出版社获取更多信息。同时,在购买或借阅书籍时,也请确保来源的可靠性和书籍的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