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逮秘书》中的《古文参同契集解》为明代蒋一彪辑注的道教经典注本,以杨慎所称“古本”为底本,集彭晓、陈显微、陈致虚、俞琰四家注解,虽存在文献真伪争议,但仍是研究《参同契》的重要参考。 以下是对《津逮秘书》中收录的《古文参同契集解》的详细介绍:
一、基本信息
- 书名:《古文参同契集解》
- 辑注者:明代蒋一彪
- 内容:对道教经典《参同契》的古文版本进行笺注和集解。
二、成书背景
- 底本来源:蒋一彪依据杨慎所称的“古本”《参同契》进行辑注。杨慎称此古本为南方掘地所得石函中的文献,包括《古文参同契》上、中、下三篇,《叙》一篇,徐景休笺注本三篇,《后序》一篇,淳于叔通补遗《三相类》上下二篇,《后序》一篇,合为十一篇。
- 辑注动机:蒋一彪认为此古本为朱子所未见,具有独特的学术价值,因此进行辑注和集解。
三、内容特点
- 集解形式:蒋一彪将彭晓、陈显微、陈致虚、俞琰四家的注解割裂其文,缀于各段之下,形成集解的形式。
- 内容编排:全书分为上、中、下三卷,内容涵盖《参同契》的各个方面,包括炼丹原理、方法、步骤等。
- 学术价值:虽然清代学者对蒋一彪所据的杨慎“古本”之说提出质疑,认为其中存在伪造和篡改的成分,但《古文参同契集解》仍为研究《参同契》的重要参考之一。
四、在《津逮秘书》中的地位
- 收录情况:《津逮秘书》是明代毛晋编纂的综合性丛书,收录典籍一百四十余种。《古文参同契集解》作为其中的一种,被收录在第二集中。
- 学术意义:《津逮秘书》的编纂注重保留原书体例,采用首尾完整的善本校勘,突破了明代删节割裂的编纂风气。《古文参同契集解》的收录,进一步丰富了《津逮秘书》的学术内涵和价值。
五、相关争议与评价
- 文献真伪争议:清代学者余嘉锡等对蒋一彪所据的杨慎“古本”之说提出质疑,认为其中存在伪造和篡改的成分。这一争议对《古文参同契集解》的学术价值产生了一定影响。
- 学术评价:尽管存在争议,但《古文参同契集解》仍被视为研究《参同契》的重要参考之一。其集解形式便于读者对比不同注家的观点,有助于深入理解《参同契》的内涵和思想。